3月23日是第64個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行動最前線”。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家園,氣候變化給人類造成的影響廣泛而深遠,關乎當下,更關乎未來。
世界氣象組織確認2023年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了1.45℃,再次打破歷史紀錄。應對氣候變化需要行動,關鍵在于強有力的共同行動。
氣候變化對國家糧食安全、人體健康、水資源、生態環境凱發k8國際、能源供應、重大工程建設等諸多領域都會帶來嚴峻挑戰。中國始終高度重視科學應對氣候變化,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減緩與適應並舉凱發k8國際,可再生能源利用已站在國際前沿。
人類對氣候變化並非一開始就看得很清楚,而是經過了漫長的認知過程三個人都沒喂飽你。這期間,需要嚴謹的科學研究和有力的證據來說明。那麼,這些權威評估是誰來做的?這就要提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是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科學評估的權威組織三個人都沒喂飽你,1988年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建立。其職責是以科學問題為切入點,對全球範圍內有關氣候變化及其影響以及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措施的科學、技術、社會三個人都沒喂飽你、經濟方面的信息進行科學評估,並根據需求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供科學技術咨詢。
中國是最早參與IPCC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編寫的國家之一。從IPCC建立初始,中國就在其組織和工作中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凱發k8國際。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室副主任張永香稱:“從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開始,中國的科學家就開始擔任IPCC第一工作組的聯合主席,一共擔任了5個任期。在氣候變化科學評估的方面,特別是基礎科學的評估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中國氣象局也聯合16個部委組成了IPCC的部門工作聯絡組,在不斷地推進IPCC的工作。”
之前的短片中我們提到,世界氣象組織確認2023年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了1.45℃,再次打破歷史紀錄。那麼凱發k8國際,全球變暖跟哪些因素有關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碳。碳是構成地球生命的核心元素,也是影響地球環境和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碳成為人們關注的新焦點。
地球上的碳絕大部分貯存在地殼岩石之中三個人都沒喂飽你,還有一些儲存在海洋、大氣、陸地凱發k8國際、生態系統等碳庫中,這些碳元素在生物圈、大氣圈凱發k8國際、水圈和岩石圈之間交換、轉化和運營,形成全球碳循環。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碳循環的基本過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被綠色植物吸收,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碳,有機碳通過食物鏈再傳遞給動物,經過這樣的方式,碳從外部環境進入了生物圈。植物和動物的呼吸作用,把攝入體內的一部分碳轉化為二氧化碳,釋放入大氣;另一部分則由自身貯存下來。待其死亡之後凱發k8國際凱發k8國際,大部分殘體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少部分被沉積物掩埋,經過漫長的年代轉化為煤三個人都沒喂飽你、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當化石燃料風化或被燃燒時,其中的碳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回歸大氣。
經過這樣的方式,碳又從生物圈回到了外部環境。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深刻影響著地球碳循環三個人都沒喂飽你,化石燃料燃燒和土地利用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了全球氣候變暖三個人都沒喂飽你三個人都沒喂飽你。碑雕設計與制作凱發k8國際,凱發k8國際娛樂官網入口。凱發K8國際首頁
